頌黃河雄魂 展詩意課堂
——初中部趙菲老師《黃河頌》校內公開課風采
在歷史的長河中,黃河以其壯闊的流域和深厚的文化底蘊,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。在現(xiàn)代教育的課堂上,初中部趙菲老師以其獨特的教學設計,將《黃河頌》這一經(jīng)典作品帶入到學生的視野,不僅傳承了文化,更激發(fā)了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。
課堂伊始,趙菲老師以“我以我聲頌祖國”朗誦會為導入引出課題《黃河頌》,并結合作者光未然的創(chuàng)作背景,為同學們文本解讀打下厚實的基礎。
趙老師接著從“望黃河”、“頌黃河”、“學黃河”三個方面展開教學,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情感,并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探究活動幫助同學們品讀解構“搖籃”“屏障”“臂膀”等意象,感受黃河所象征的民族精神。在教學過程中趙老師也融入歷史、地理等學科元素,幫助學生多維賦能素養(yǎng)提升。
在課程內容的深度挖掘上,趙老師不僅講解了《黃河頌》的文學價值,還引導學生探討其背后的歷史意義和時代精神,在抗日戰(zhàn)爭視頻的情感帶入下,全體學生都充滿了愛國之情,激情朗誦了《黃河頌》,現(xiàn)場的領導老師也都為之感動。
教學最后展示了一幅學生家長的書法作品,這幅書法作品寄托著老一輩共產(chǎn)黨員對年輕人傳承黃河精神的殷切期望,更是對在場的學生一次精神的洗禮!
在課堂觀摩活動中,校領導對趙菲老師的公開課給予了高度評價?;iL評價:“這是美的課堂,詩意的課堂。”執(zhí)行校長楊修家提到趙老師的課堂不僅展現(xiàn)了教師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更體現(xiàn)了教育創(chuàng)新的重要性。副校長邢泰鋼強調,趙菲老師的《黃河頌》教學不僅是一堂較為成功的語文課,它更承載著文化傳承的社會價值。
此次公開課展現(xiàn)了我校初中語文學科在“雙新”背景下的積極探索,趙菲老師以“黃河頌”為載體,用文化基因喚醒青春熱血,用創(chuàng)新設計賦能核心素養(yǎng),在朗讀中感悟真情,讓學生既觸摸文字的溫度,更能聽見時代的回響。
圖:王曉慶
文:趙菲
審核:邢泰鋼 李靖